中日韩企业:本是同根生 差异何其多
来源: 发布日期:2014/8/7 8:48:28
中国、韩国、日本,如今的亚洲经济三大巨头,回望千年,则有着同宗同源的尘封历史。中日韩,在历史上都用汉字,崇尚儒学,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如今,在历史洪流的冲刷下,中、日、韩三国有着各自独立的发展轨迹,形成了差别迥异的经济特征,并在截然不同的管理文化中得以凸显。工程机械企业以载体的身份出现,将中、日、韩经济特征和管理文化的差异,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韩国:财阀世家的继承者们 近两年来,“韩流”之风再度劲刮中国大地。毫无疑问,韩剧必然是“韩流”主力军。小编看的韩剧不多,仅有的几部剧当中,部部都是讲述财阀家族的儿女情长,可见财阀在韩国的地位之高、影响之深。
事实上,韩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国民经济命脉被控制在数十家土生土长、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手中,这些大集团,就被叫做财阀。这两个字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它们的实力和权势。在工程机械行业,斗山(中国)就是赫赫有名的财阀——斗山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一、政府背景深厚
从20世纪40年代起,三星、现代、LG、斗山等韩国财阀在政府的各种政策的支持和保护之下迅速发展、壮大。
尤其是70年代,为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政府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向已具一定规模的财阀倾斜。约有1/3到2/3的政府贷款被作为“政策性融资”用于资助大企业的发展。此外,大企业集团还可以得到各种补助金、优先使用外资等“特权”。如果出现困难,政府千方百计地予以援助,帮其渡过难关。所以,韩国的大财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这双“手”塑造出来的。美国学者斯蒂芬·哈格德在文章中表示:一定程度上,韩国财阀是一个政治的产物。
二、多元化发展
在政府的“帮衬”下,韩国财阀掌握大量资源,纷纷开展“百货公司式”的多元化经营。韩国财阀的经营范围广阔,门类庞杂。以斗山集团为例,其经营范围从发电和海水淡化等行业一直跨越到建筑、发动机、机床、农业、酒类、食品、服装、出版杂志等多个领域,这与西方国家的专业化财团迥然不同。韩国财阀之所以形成“百货公司式”的经营范围,与其善投政府之好不无关系。政府重点扶植什么产业,它们就争相发展什么产业,以图得到政府的优惠贷款并壮大自己。不少财阀也通过不断兼并其它行业的企业扩展起来的,经营部门包罗万象。
三、浓郁的“家长制”色彩
依然先说韩剧。小编印象中的韩剧,有身份有地位的父亲形象,没有一个不是西装革履、不苟言笑、深思熟虑、独断专权的。身边的工作人员甚至高富帅的儿子们,见了父亲没有一个不是俯首帖耳、谨小慎微、大气不敢出的。这就是韩国企业的另一个特点:家长制。
韩国财阀,由家族控制核心企业,再由核心企业通过参股支配作为子公司的系列企业。家族成员控制的各企业又互相持股,构成了财阀的“家族所有制”框架。这种家族所有制结构也决定了财阀的家族集权型经营体制。资本所有者即经营者,两权不分离,势必造成决策权高度集中在财阀首领及其族阀手中,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决策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