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集团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专栏】中国工程机械品牌海外业务占比已接近30%?

来源: 发布日期:2021/8/30 10:43:17

 最近行业发出了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行业“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工程机械营业额将达到9000亿元,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额将达280亿美元,工程机械出口额在国际市场占比将达12%。

在“一带一路”和“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推动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都在努力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黏合度,跃跃欲试准备在国际市场上大干一场,特别是在国内挖掘机市场,中国品牌取得了决定性优势之后,很多中国企业认为:在国际市场他们也将复制同样的成功;国内市场的饱和,让很多中国企业把眼光放到了国际市场上。

“下一步,我们希望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在海外再造一个三一重工。这个目标具体到经营上就是实现百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国际化的企业一定要把国际化战略坚持到底。徐工具体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未来在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到50%甚至以上,做到国内海外收入各一半。”

徐工具体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未来在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到50%甚至以上

徐工具体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未来在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到50%甚至以上

 

中联重科将持续深耕细作新兴市场,整合全球研发资源,未来目标是海外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30%左右。”

中国品牌三强企业的领导人都雄心勃勃,对国际市场志在必得。中国企业普遍乐观地认为:国内市场可以为国际市场和海外投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内市场格局的不断演变,也助推企业或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国际业务为国内生产和销售增添创新动力,也带动企业向上,或更好地引领产业链、价值链升级。

事实上,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并不容易,笔者在《中国品牌扬帆出海的“瓶颈”》一文中,就谈到了“软实力”和服务能力在国际市场对中国品牌的巨大挑战,由于这些方面的短板,导致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一直不高,中国市场成功的模式不能简单地复制到海外。

图1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2009年至2017年的销售额和出口占比,出口额中也包括在华国际品牌的出口额(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图1: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额和出口占比

图1: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额和出口占比

 

2009年至2017年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额占销售额之比在15.4%至27.0%之间,平均值为21.7%。而且,国内市场增长越大,出口占比就越小。

图2:中国工程机械8强海外营收占比

图2:中国工程机械8强海外营收占比

 

《中国工程机械》杂志每年都会发布工程机械全球50强数据,2009年至2017年间的数据中还包含50强企业的国际化指数,即海外营收占比,50强中排名前8中国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在8.5%至12.9%之间徘徊,平均值为9.4%,这充分说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充满艰辛。显而易见,图1和图2的两组数据相差较大,哪组数据更真实?中国品牌海外营收占比到底是什么水平?

最近有文章指出,从“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布局”到“十三五”时期的“提质增效”,历经战略视野的国际化到研发、制造、营销、服务和人才“五位一体”的全面国际化深耕,行业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明显,出口及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接近30%,这与图2显示的数据相差较大。

可惜,2018年以后全球工程机械50强的数据里没有国际化指数一项,难道中国品牌近三年在国际市场发展迅速,营业额翻倍增长?2018年至2020年的出口额分别为235.82,242.76和209.69亿美元,相比2017年的201.05亿美元增长并不多。中国企业投资的海外公司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出现了比较大的亏损,显然情况并非如此。那么,原因是国产小品牌在国际市场做得比徐工、三一和中联等8强企业更出色?笔者对此也表示怀疑。

工程机械行业出口额占比远远高于中国8强品牌国际市场营业额占比,原因在于工程机械出口额中也包含了在华外资品牌的设备出口,比如:当年中国市场下滑时,卡特彼勒公司把为中国市场生产的很多挖掘机运到国际市场销售,以此来帮助中国代理商;杰西博JCB中国公司生产的设备主要是用于出口,这些出口额也被计算在出口占比中。

笔者在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工作时,国外同事习惯把所有中国品牌都称为Any Gong(某工),因为很多中国工程机械品牌都是某工,柳工,徐工,厦工龙工临工山工......在海外用户眼里,中国品牌几乎没有差别,便宜,可靠性低,服务和配件供应不及时,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缺少一个响亮的品牌。

没有品牌,客户就缺少黏度,加上国际上优秀的经销商和服务商都在做国际知名品牌的代理,而工程机械设备又是十分依赖服务支持的生产资料,用户能不能赚到钱,与品牌和网络的支持关系密切。在这些方面,中国品牌的短板十分明显,缺少服务和配件支持体系,价格再便宜很多用户也不会买,这也是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

专业媒体宣传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出口及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接近30%,这一数字在未来3到5年内将会达到50%,是不是过于乐观了?外资品牌进入中国时拥有各种竞争优势,最终很多品牌都败下阵来,中国品牌凭什么在国际市场打败这些国际知名品牌?

国际化的路上充满了荆棘,在海外市场中国品牌的研发、制造、营销、服务和人才“五位一体”都与国际品牌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中有11家中国品牌,企业平均年龄35年,而全球排名前11位的国际品牌平均年龄105年,是中国品牌的三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还缺少品牌知名度,而很多国际品牌已经存在了超过100年,海外用户从小就对卡特彼勒、沃尔沃、利勃海尔等品牌十分熟悉。

当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到50%之时,才是中国品牌在世界上真正崛起之日。然而,笔者并不认为这一目标能够在3到5年内实现,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在国际市场建立品牌的难度,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口碑,脚踏实地补短板,才有可能在10年到20年后进入国际知名品牌的第一阵营。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产品精确查找:

选择产品类型
请选择产品小类
搜索产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关于科德
集团介绍
科德文化
技术研究
生产现场
厂区一览
荣誉资质
我们的优势
产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机挖斗
振动锤
液压剪
破碎锤
抓木器
抓钳器
快换装置
松土器
产品应用
施工案例
产品视频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料
维修中心
中心简介
维修流程
客户中心
售后服务
在线留言
科德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训发展
Q&A
在线简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合作品牌: 沃尔沃集团 |  大宇(中国) |  韩国斗山 |  神钢工程机械 |  日立(中国) |  小松(中国) |  卡特(中国) | 
衡阳市科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050号-1 技术支持:睿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