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集团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工程机械,在周期中重生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18 9:50:35

 周期,这一经济领域最有魔力的词,在2021年再次发威。

 

不同的是,在大宗商品受周期驱动暴涨的同时,过去几年无限风光的工程机械却失速了。失速的原因很多,原材料暴涨、下游需求减弱、2020年的高基数……周期的因素无处不在。

 

不过在周期之外,一些新变化却按照既有的节奏在进行,未来的机会可能正在此处。

 

周期之殇

 

工程机械行业在2020年有多风光,2021年就有多尴尬。

 

借着上一年的高增长势头,2021年工程机械前3个月继续高歌猛进。以价值量最大的挖掘机为例,1-3月我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85%。在历年需求量最大的3月,同比增长60%,销量达到创纪录的7.9万台。

 

伴随着行业的高景气,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恒立液压等龙头企业,2021Q1业绩全部实现翻倍增长,股价也纷纷在2021年年初创出新高。

 

不过,此时高光时刻戛然而止。如下图所示,此后形势急转直下。甚至股价的表现更为超前,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两大龙头在2021年1月下旬就已露疲态。

 

2021年4月,我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仅有2.52%,并且在此后的7个月连续负增长,国内销量同比更是八连降。而且这种下降势头,不仅没有在“金九银十”得到缓解,反而变本加厉。11月,我国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速为-36.6%,2021年最低,连续两个月降幅在30%以上。

 

挖掘机龙头三一重工归母净利润也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2021Q2和Q3分别同比下降28.56%和35.31%。其股价也自2月开始持续走低,11月19日一度跌至21.41元/股,较2021年高点下跌近60%。

 

正如三一重工在“上证e互动”平台的回复,“工程机械行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投资等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宏观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变化对下游客户需求造成影响”。在充分享受上年疫情下,宏观经济刺激的红利之后,2021年工程机械饱尝周期低迷之殇。

 

新变化

 

上一轮挖掘机曾持续低迷5年之久(2011-2015年),这一次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行业背景。

 

过去我国经济增速虽然高,但集中于中低端产业,属于粗犷式发展。房地产在经济发展中权重也极大。这是挖掘机销量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高度相关的主要原因。

 

但2016年以来挖掘机销量的变化,虽然仍与基建+地产投资密切相关,但已出现一定独立性。

 

究其原因,除了更新需求的爆发以外,在高层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后,行业也出现了更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

 

智能化

 

近几年,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机器代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这一方面将增加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另一方面设备的智能化也越发重要。前者带来了需求增量,后者则决定了增量的大小以及企业的竞争力。

 

工程机械行业对智能化已形成共识,并且认知比较彻底。除了设备自身对人力的替代,无人驾驶和智能化生产也已成为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方向。其中,近两年逐渐涌现的无人驾驶施工,在2021年有了更大进展。

 

2021年9月,《第一时间》栏目曾报道了徐工无人集群在宁沪高速苏州段进行养护作业,这是全球首例无人集群成功应用高速路面养护施工。10月和11月,三一也分别在湖南和山东实现了无人摊压机群的智能施工作业。柳工无人驾驶振动碾压设备也曾于8月在甘肃施工亮相。同月,全球塔机龙头中联重科首次示范了5G塔机远程智控系统,完成了首次吊装。

 

可见,无人驾驶所需的人工智能、5G、北斗高精定位等技术,早已进入工程机械企业的武器库。

 

需求侧的变化以外,供给侧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这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节约成本,进而提升竞争力。

 

9月,三一桩机北京工厂入选了世界经济论坛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全球重工行业首家获认证的“灯塔工厂”。在此前的4月,中联重科启动了“面向未来·引领30年”管理咨询项目,携手埃森哲,致力于打造“灯塔工厂”和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样本。徐工机械则拥有19个江苏示范智能车间、2个江苏省智能工厂,是行业唯一系统性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的企业。

 

新能源

 

“双碳”目标驱动A股新能源车板块一路北上,不仅造就了“宁王”,还催生了更多千亿市值公司。

 

工程机械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也已持续多日,电动化早已成为各大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叉车为代表的工业车辆甚至已经实现电动化占比的反超。

 

截至2021H1,三一重工累计推出26款电动化产品,其电动搅拌车自卸车牵引车等产品已在20多个城市推广试用。三一集团第一座智能换电站也于11月正式亮相,不到5分钟可自动完成换电任务。中联重科则曾在半年报披露,已开展近30款新能源产品研发,其中16款产品已完成下线。柳工电动装载机、混凝土设备也于7月实现批量交付。

 

在氢能源领域,安徽合力携手捷氢科技发布了国内首款4-5吨氢燃料电池叉车。康明斯(中国)也在上海临港落地了氢能中国总部。

 

国际化

 

在国内挖掘机销量八连降的同时,我国挖掘机出口数据却极为亮眼。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1-11月,国内挖掘机销量25.89万台,同比下降2.49%;但出口5.98万台,同比大增95.9%。无独有偶,在前11个月国内装载机销量同比仅增长2.19%的情况下,出口销量同比增长43.9%。二者出口销量占比明显提升。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竞争力已经不仅仅表现在规模大,在实力的角度也明显变强。2021年,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确实有不少“秀肌肉”的操作。

 

10月,全球塔机龙头中联重科举行了全球最大回转塔机下线仪式;11月,混凝土泵车成为继塔机、履带起重机之后,第三个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中联重科产品。柳工集团旗下的挖掘机公司、农机公司和奥兰空调则新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起重机是三大巨头秀肌肉的重要场所。3月,中联重科刷新了中国出口海外最大吨位起重机记录;三一重工则刷新全球最大吨位起重机记录;徐工自主研发的全地面起重机XCA130_E,则获得了本土企业首张超限车辆欧盟WVTA证书。

 

有了产品力的支撑,三一重工前11月挖掘机海外销量突破2万台,在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等欧美发达国家销量的平均增速超过500%。徐工轮式起重机前7月出口量同比增长51%,对欧美澳高端市场出口则同比大增150%以上。柳工前三季度海外整体销量也同比增长70%,欧洲地区整体销量甚至达到120%的同比增速。

 

除此之外,本土企业在盾构机领域也有不小突破。中铁装备出口欧洲超大直径(12.2米)土压平衡盾构机顺利通过在线验收;中交天和自主研发、中国首台出口海外超大直径盾构机则在10月完成孟加拉项目,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海外超大直径盾构市场的垄断。

 

新篇章

 

事实上,无论怎样的新变化,工程机械都很难跳出周期的“魔爪”。只是周期长短、受周期影响的大小不同罢了。

 

而在当前所处的环境中,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反而更加积极地参与海外竞争;也不仅仅局限于中低端市场,而是在高端产品不断“秀肌肉”,在发达国家销量的增长远高于出口增速是其体现;也不仅仅局限于销量,而是向更智能、更环保的路线发展,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均已得到应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企业也都在向工程机械行业拓展。

 

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到,在智能化、新能源、国际化的过程中,龙头企业表现的更有侵略性,马太效应更为明显。这也迫使其他企业有更强的危机感,柳工集团的整体上市正是其中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程机械企业的未来,不仅仅是设备制造商,而是系统集成商。

(来源:英才杂志)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为引用该信息,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站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文。

产品精确查找:

选择产品类型
请选择产品小类
搜索产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关于科德
集团介绍
科德文化
技术研究
生产现场
厂区一览
荣誉资质
我们的优势
产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机挖斗
振动锤
液压剪
破碎锤
抓木器
抓钳器
快换装置
松土器
产品应用
施工案例
产品视频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料
维修中心
中心简介
维修流程
客户中心
售后服务
在线留言
科德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训发展
Q&A
在线简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合作品牌: 沃尔沃集团 |  大宇(中国) |  韩国斗山 |  神钢工程机械 |  日立(中国) |  小松(中国) |  卡特(中国) | 
衡阳市科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050号-1 技术支持:睿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