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集团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新阶段、新格局、新作为——第十九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一对话实录

来源: 发布日期:2022/9/8 10:31:49

 2022年8月23日下午,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主题为“新阶段、新格局、新作为”。

高层对话(一)

对话嘉宾: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军、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剑飞、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民、神钢建机(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岡基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峻、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邬青峰、方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城,高层对话(一)由祁俊名誉会长主持。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高层对话(一)现场

祁俊:这次我们邀请了七位企业的代表,希望大家交流时简明扼要、集思广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首先请大家简单介绍本单位上半年的基本情况,然后谈一下你所在的企业如何理解“新阶段”中的“新”?是否包含新一轮运行周期的开始?

邬青峰:北方股份是以非公路矿用自卸车为核心的专业化生产企业,是所谓的大产品、小市场。

今年上半年北方股份聚焦“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持续发力智能制造、智慧产品、智慧园区的“三智建设”。所谓的智慧矿山建设就是无人驾驶。矿山相对封闭,环境恶劣,对矿车有高强度的运行要求。仅仅四年,北方股份已经实现国内15个矿山200台各种矿车的无人驾驶矿车的运行。通过场景的不断探索,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推动了国内智慧矿山的建设,促进了智慧矿山的建设降碳。

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极大推动了产品的销售,同时,随着矿业形势进入强周期,上半年,北方股份产品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8%,实现了矿运汽车批量的销售,产品国际化步伐加快,已拓展到67个国家和地区。

坚持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网联化是北方股份的发展方向。虽然产品与世界一流品牌还有一些差距,但我们联合国内制造业资源,共同努力走高端矿山露天开采的路线,使矿山装备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为中国企业在露天装备打造一张新名片。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邬青峰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邬青峰

西冈基司:挖掘机行业今年上半年销量基本上接近“腰斩”,我认为2022年全年相比2020年降幅在45%左右。围绕主题词“新”,我认为未来新的科学技术会为行业带来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及新价值。

今年挖掘机迎来“国四”切换的过渡期,迎来真正挖掘机的电动化时期。未来,这个行业会以无人驾驶或者5G甚至6G技术为代表的远程操作,2030年左右将成为主流。

新阶段中,神钢今年上半年关闭了在杭州的第二工厂,把杭州的生产整合到第一工厂——成都。在未来市场恢复时,其单个工厂的生产挖机数量也将超过7千台,能确保神钢的市场供应力。

产品性价比是新价值体现的一种,客户还有其他价值的需求。希望未来电动挖掘机能够给客户带来新价值的体验,希望行业协会大力推进挖掘机的电动化。

神钢建机(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冈基司

神钢建机(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冈基司

宫剑飞:今年1-7月份房地产对北京建机院业务的影响比较大,但我们的基础建设领域通过科技创新获得了不错的增长,与去年相比有大幅增长。我就新的一轮周期和认识谈谈想法。

2001年12月份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2020年5月中央提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新挑战。

在将近20年时间大周期中,中国工程机械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历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实现了工程机械行业成为制造大国。尽管我们有些产品已进入到全球的顶级行业,但仍受制于高端发动机、芯片、材料以及高精度数控车床等技术的壁垒,总体仍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这两年我们又遭受了以美国为首发起的贸易战、贸易技术壁垒,包括去中国化和硬脱钩的困境;加上疫情的反复冲击,供给侧的冲击,包括销售端的收缩,甚至消费预期减弱带来的诸多困难。可我们疫情防控得当,反而在欧美供应链断裂的情况下实现了工程机械出口的高速增长。

随着中美之间激烈的对抗,我们必须要树立高技术断供和硬脱钩的底线思维。欧美疫情常态化的恢复,明年、后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是否还能维持高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宏观调控周期的方式是拉动基础建设,包括老基建、新基建,立足于国内大循环,同时共建“一带一路”。

现在工程机械行业国家标准的外文版已经发布了40项。今年上半年国标委又审查通过了10项标准,同时我们利用国际标委会的平台组织国内相关单位进行ISO国际标准的立项,其中有10项立项,发布了8项,助推了行业的发展。

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实现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再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强国的转化。这时国际背景,包括劳动力的转化以及硬场景的变化,企业家要用新视觉去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就如祁会长所说的“挑战和机遇是并存”。

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剑飞

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宫剑飞

杨宏军:世界500强企业陕煤集团是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建)的控股股东。这两年陕建转型、变革,从路面机械制造转变到以塔机制造和租赁相结合的产业体系。目前公司拥有塔机量11000台,总资产达到168亿,覆盖全国40个子公司,海外6个子公司,投资了14个制造基地。从今年上半年形势看,我们总体租赁和制造的规模下降20%,主要因为上海疫情和西安疫情相继停产将近4个月。

我们坚定不移地做好租赁服务,做好塔机产业,才能够应对目前国内、国际不确定的疫情常态化环境。我坚信只要努力,一定能给中国服务行业做出贡献。

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军

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宏军

张民:上半年,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我们正经历近十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以推土机市场为例,今年1-7月份仅销售3893辆,销量基本腰斩,企业如果仅靠单一业务基本难以存活。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大好的出口前景,上半年我们的出口市场较十年以来增长最为可观,在国内市场如此不好的状况下,总体也仅仅下滑了百分之十几,利润相较之前还略高一些。而这些主要得益于国际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为了紧抓发展机遇,山推在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上大力作为。将大马力、新能源、智慧施工三方面作为企业发力的重点。其中,智慧施工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重点集中在土方、道路以及矿山三个领域。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民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民

周峻:安徽合力所研发的叉车产品属于工业车辆领域。2022年上半年,叉车台数下降11.14%,而安徽合力这几年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成功实现产品转型。与工程机械行业大趋势相同,安徽合力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迎来大幅增加,创下历史新高。结合这几个方面来看,虽然今年上半年工业车辆营销额下滑11%,但是合力的营收和利润都实现了正增长。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现在正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认为新阶段的“新”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环境变化:工程机械、工业车辆企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贸易战、经济逆全球化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技术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产业的变革,给我们带来新机遇,尤其是以智能网联、无人化这些方面的技术创新、技术变革带来新机遇。

3. 政策革新: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央政府,国家高度重视实体经济,不断推出新政策,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峻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峻

祁俊:合叉周总理解深刻,切合题意,强调了“新”的认识。在工程机械行业统计数据中,唯独工业车辆板块超过百万台的量,并且出口的量也是最大的。

刘长城:方圆集团是一家以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产品跨行业较大的公司。今年上半年,混凝土机械特别是建筑起重机械总体形势十分严峻,平均下滑55%左右。然而归功于52年来在混凝土机械行业的深耕,上半年方圆集团在混凝土机械模块保持持平甚至略有增长。此外,与行业不同的是,方圆集团始终坚持自我发展,至今仍未上市。面对新的世界格局、新的竞争业态以及新的发展机遇,方圆集团将通过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满足新客户需求的方式,来开展创新和革新的工作。

国际化是一个非常好的业绩支撑点,方圆集团将持续贯彻国际化发展战略。早在2000年初,方圆集团就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从产品的性能、质量到包装运输以及对国外气候的适应性等方面都积累了诸多经验。

 

而国内市场是整个国际市场最大的板块,虽然当下的形势并不利好,但我们坚信在大基建的环境下,在细分市场上持续深耕、创新,未来仍将迎来更多机遇。

方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城

方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城

高层论坛对话(一)主持人:祁俊名誉会长兼特别顾问

高层论坛对话(一)主持人:祁俊名誉会长兼特别顾问

祁俊:山推、方圆、陕建、合力、内蒙古北方,作为国内的制造企业如何看待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各自企业的影响,各自企业的发力点在何处?

邬青峰:国内国际循环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北方股份的矿车是高端装备制造,目前所有核心零部件都来自于美国。我们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以技术创新,紧紧抓住绿色、无人化、智慧矿山等着力点,把本领练强,把基础打牢,把产品性价比做优,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积极走向国际市场。

现阶段要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供应链的国产化,如推动大马力发动机,电控系统、大马力变速箱等这些国内企业的整合,加大国产化力度,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杨宏军:现在我们塔机的租赁服务占95%,未来的发力点是强化服务。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要给客户提供塔机全方位的服务,给客户一个安全保障。

 

对比协会的租赁数据统计,公司连续3周租赁接单占到国内的80%。这说明我们国内几十家子公司就围绕塔机做周到贴心的服务,得到了中国铁建、中国建筑,包括地方国企用户的认可。

张民:国外大循环对山推至关重要。今年海外出口占比到8月底基本上能达到一半,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力度对外开放,让所有的企业都抱团出海。

 

我们未来的发力地点,第一大马力,第二新能源产品,第三智慧施工。智慧施工将是山推重点聚焦的业务,发力在土方、道路和矿山领域。先从遥控做起,实现远距离遥控操作;接着实现一拖多,实现局部智慧化施工;最后终极目标在于集团所有产品全部实现电动化、无人化、一体化施工。

周峻:安徽合力从“十二五”开始就布局国际化战略,自2018年至今这五年间,合力海外销售收入复合增长30%以上,近两年每年都达到60%以上,仅今年上半年,安徽合力的出口营收就增长68%,所以国际化对合力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未来,合力将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发力:

 

1、产品。

(一)无人叉车,IGV为主的智能物流的整体解决方案将是未来工业车辆的一个发展方向,对此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公司,预计接下来的几年这一板块营销呈翻倍增长趋势。

(二)以锂电、氢能为主的新能源方向。

2、市场。

合力作为深耕国内叉车市场的龙头企业,下一步重点将放在国内后市场-服务型收入占比提升上。

加速国际化转型,同时增加国内服务板块营收。

刘长城:国际化是一个非常好的业绩支撑点。2000年初,方圆集团就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并积累了诸多经验。而国内市场是整个国际市场最大的板块,我们坚信在大基建的环境下,在细分市场上持续深耕、创新,还有机遇。

祁俊:我很高兴听到陕建、合力谈服务,我认为现在的主机企业已经到了不是把新机作为主要创收,而是要向后市场服务去转换。

世界500强的卡特彼勒在2016年整体销售收入大概在400亿美金左右,服务收入140亿美金。卡特彼勒规划2016-2026年这十年的目标,服务收入要翻一番,到2026年卡特彼勒服务要占到280亿美金。这给我们的主机企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前市场、后市场的服务收益,急需加强,扭转以新机为单一创新力模式的这种发展思路。

我想问一下宫剑飞董事长,科研院所如何围绕行业发展深化创新工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如何加快研究平台建设?

宫剑飞:第一,我们的增长实际上是来自于科技创新,结合新时期的要求精准创新,也就是要围绕客户的需求和痛点。

第二,应对现在少人化的特征,用自动化、信息化的手段来代替原来劳动密集型的方式。

 

第三,我们聚焦于智能化的产品和后期维保市场,提出四个智慧:智慧制造、智慧装备、智慧管理、智慧服务。

新阶段要求创新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集成、技术迭代、国产化替代。

为此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建立开放、共享合作的新研发平台,包括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科研经费的获得,知识产权的归属,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等。

我们发挥行业平台优势为行业服务,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同时借助国际标准化平台共同推动标准“走出去”,为我们的产品“走出去”提供条件。

祁俊:作为外资品牌的神刚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如何兼顾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落实双碳方面的目标,贵公司有哪些作为?对中国排放政策有哪些建议?随着市场下滑,神钢比国内企业下滑得快,你们有哪些应对想法?

西冈基司:我非常肯定中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尤其在轨道交通建设、城镇化改造、新农村建设,还有水利设施建造方面,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未来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在2050年之前生产力人口逐渐减少,相信未在无人驾驶、远程控制方面的需求会逐渐出现并强化。

 

为落实双碳减排目标,未来肯定是围绕碳排放、碳削减为目标进行相应技术的研发,包括产品的电动化将不可避免。

外资品牌在挖掘机市场中所占份额不断缩小,中外资占比出现大逆转,甚至到今年外资品牌的占比已跌破20%。可能未来留给外资品牌的量是2-3万台。现在中国市场存在结构性的供给过剩问题,中外资加起来总产能超过40万台,大大超过中国市场需求。神钢现在市场份额占比少,未来可能在2千台低台量水平。我们必须执行相关的成本削减和控制,还是能够创造出利润。

 

中国供应链、供应商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产品的品质也得到飞跃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永远不会变,未来中国肯定会成为技术、产品进出口双向流动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神钢希望在这样重要发达的市场中有一席之地。

祁俊:神钢是我们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祝愿神钢在中国能高速发展。下面想问山推张总,山推作为推土机行业的头部企业,如何看待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应用前景?如何兼顾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协同发展?

张民:作为推土机行业的头部企业,山推也认为新能源趋势早已不可逆转,未来新能源产品渗透率只会越来越高。以一个一般的使用者的角度来看,确实用电的成本要比用油的成本省很多,5吨电动装载机一个小时能够比油装要省接近100块钱。如果未来三电成本能下降30%-40%,各种机器可能会对油车产生碾压性的优势。

 

再者,就当前发展状况而言,我们可以从三电方面超越国外巨头。

正也是基于这些原因,山推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做电动推土机和电动装载机,并且在今年都已经形成了批量销售。尽管5吨级电动装载机今年整个行业只有600台左右,只是千分之一点三的渗透率。但是从重卡这两年的发展来看电动化趋势非常明显,已经到了4.3%的渗透率,所以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山推也在尽情的拥抱。

 

另外,对于山推而言,零部件非常重要。

因为从近两年的疫情就能看出,自己自足率对产品的保证。对此,山推在发展高端零部件上不断精进,包括变速箱,四轮一带,都在努力实现自给自足。下一步,山推对零部件的定位就是要带领国内零部件向高质量的发展。

祁俊:山推的“四轮一带”零部件反响确实不错,祝愿山推在零部件发展这块做得更好。陕建“制造+租赁”方面有什么新的规划?下一步市场如何定位?

杨宏军:我们是“制造+租赁+再制造”。14个基地就是14个小的塔机生产厂,规模在60亩-100亩之间。我们想把制造+租赁延伸到再制造,因为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施工单位要求租用1-3年的新塔机,而塔机的收益基本上7年时间,这对我们以租赁服务为主的重资产行业是一个挑战。

 

目前,国内现存塔机估计45万台。如果出租率是55%左右,平均每天将近20万台塔机处于闲置状态。因此我们就想把这种全生命周期的塔机能够很好的服务于用户,于是我们14个基地都是现代化的布局,高端的喷涂和高端的装配,这样就能彻底服务所有用户。希望能得到协会的支持,把再制造做好。祁俊:合力在电动化工业车辆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未来工业车辆电动化层面有哪些举措?另外,合力电动化比例达到了多少,锂电池的占比有多大?

周峻:在电动化方面,合力将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布局:

1.以三电为主的电动产品供应链整合。

2.布局全系列产品。目前合力已上市0.8-18吨的锂电产品,正面吊堆高机的电动产品正在研发中

3.性能替代。在性能、人机工程设计和舒适型上面,电动化产品要替代内燃,甚至超过内燃。

 

同时,安徽合力在包括设备租赁、融资租赁,配件等的电动产品后市场服务进行了全面布局。

 

今年上半年,电动产品在合力的占比为50%。与62%的行业平均值尚有差距。而电动产品仅占合力整机营收的25%。其中,小型三类车虽然全部都是电动产品,但是在营收上面权重不大。

 

未来,在十四五末期,合力的目标是电动产品营收要达到50%。台数达到70%,其中锂电产品应是绝对主力,占到80%以上。

祁俊:方圆产品很多,各占企业的多少?下一步长远发展时,工程机械在整个盘子里的比重是上升还是压缩?

刘长城:目前,方圆集团混凝土机械和建筑起重机占公司的70%-80%,其他产业占20%-30%。方圆集团从事混凝土机械领域五十余年,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行业领先,并且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以及市场资源。公司将始终以混凝土机械板块为主要发展方向,其他产业作为应对市场调整期的有力补充,主业辅业齐头并进,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的保持旺盛的盈利能力。

祁俊:方圆集团是一个很务实的企业。接下来我想问一下北方重工邬总。在智能矿山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保持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如何运用矿用车与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结合,提供矿用车全生命周期的最优化服务?

邬青峰:北方股份联合国内所有头部企业,积极完善技术,制造智慧化、绿色化赋能矿车,前景广阔。

 

主要做法:

第一,联合国内优秀的院校搞合作,比如清华研发氢能两大门类;航天系、中科院系、中国矿大系研发无人驾驶。北方股份作为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融合优质资源,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保持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二,电控电驱系统,现在采用通用电气GE和西门子。我们联合中车、哈电、一重等企业共同联合攻关电控电驱系统,推进国产化,降低30%以上的成本。

公司未来发展的机会和前景远大。我们从制造销售向服务商转型,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现在在国内搞了第一个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在新临河的投资,公司有24台百吨的矿车为其服务,无人驾驶的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保障,十年的服务按吨公里收费,前景无限。

祁俊:对于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大家希望政府或者协会如何发挥作用?你们预测一下,2022年下半年及今年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用两句话简明表达。

邬青峰:很反感中国市场的乱相竞争,我希望协会能够积极引导企业互相参股,不要盲目扩产。

西冈基司:我认为恶性竞争没有胜者,只是消耗战而已。我们认为下半年和去年相比,跌幅大概在40%。

宫剑飞:低价竞争自毁长城,发挥政府和行业的引导作用,发挥体制的优势,产品做专做精做强做新。下半年明显要好于上半年,但整体还是在低端徘徊的过程中。

杨宏军:工程机械存量资产比较多,是否能存量资产加再制造加循环经济,希望行业协会向工信部反映情况。今年的整体态势我认为下滑30%-40%左右。

张民:我认为今年下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要稍微好些,国外至少增长50%以上,国内至少下滑30%-40%。协会可否建言国家部委,对于实现国产替代大型化的产品加上关税。

周峻:我认为就工业车辆在国内下半年形势会比上半年好,国内的增长会减缓。

刘长城:良性竞争激发活力,恶性竞争损人伤己,建议政府和行业积极引导。关于下半年和全年的形势,我认为会持续下滑。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为引用该信息,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站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文。 

产品精确查找:

选择产品类型
请选择产品小类
搜索产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关于科德
集团介绍
科德文化
技术研究
生产现场
厂区一览
荣誉资质
我们的优势
产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机挖斗
振动锤
液压剪
破碎锤
抓木器
抓钳器
快换装置
松土器
产品应用
施工案例
产品视频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料
维修中心
中心简介
维修流程
客户中心
售后服务
在线留言
科德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训发展
Q&A
在线简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合作品牌: 沃尔沃集团 |  大宇(中国) |  韩国斗山 |  神钢工程机械 |  日立(中国) |  小松(中国) |  卡特(中国) | 
衡阳市科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050号-1 技术支持:睿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