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集团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赛迪观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启示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0/27 10:03:44

 2019年以来,工信部采取集群竞赛方式遴选确定25家决赛优胜集群,作为国家级集群重点培育对象。赛迪研究院对25家国家级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发现,这些集群大都是通过重要事件触发、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竞争、知识学习和技术扩散,并辅以政策引导和制度文化滋养,实现了自我革新与衍生发展。在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和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危机中,我们应顺应产业本土化、区域化布局和集群化发展趋势,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加快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有效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

资源禀赋效应叠加重要事件触发是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起点。国家级集群的形成之初大都是一个地区为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力、技术、资本等非自然资源优势来发展产业经济,同时叠加重要历史事件、突出人物或典型企业、科研院所的推动,从而促使自身的先发优势不断自我积累和强化,最终成为集群的“原爆点”。这也是集群不仅产生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产生在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原因。

例如,长沙工程机械集群缘起是1960年代后浦沅机械厂和第一机械工业部建筑机械研究所相继迁至长沙这一历史因素,后凭借湖南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建机所借助城市建设的东风,不断裂变出三一中联重科等领军企业,进而带动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无锡物联网集群离不开2009年国务院批准同意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这一事件“触发”,借力无锡民营经济发达优势和新技术、新要素带来的发展机遇,使得无锡在物联网产业领域率先“生根发芽”,最终凭借先发优势形成全国领先的物联网“生态群落”。

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竞争是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特征。数量众多、相互联系的大中小企业为追求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而汇聚到一定地理空间内,每个企业都专注于某一道工序来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最终构建出一体化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网,形成集群形态。依托各类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服务机构和区域性物流的支撑,集群企业的运输成本、互动成本和信任成本大幅降低,加之专业化分工带来的竞争与合作又促进企业间优势互补,进而大大提高了集群总体生产效率,推动集群持续发展。

例如,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赛格电子器材配套市场、华强北的支撑,是5万余家专注于各类电子元器件、智能终端的设计、开发、制造、服务、应用等环节企业专业化分工和合作的结果。南京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是6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单项冠军企业和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集合体,这些企业分布在电力装备产业链“发、输、变、配、用、调度、通信、综合能源服务、电力网络安全”9大环节,为国电南瑞、国电南自、南高齿等一批龙头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本地配套。

产业组织的衍生拓展和自我革新是集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国家级集群大都经历了依靠产业生态优势吸引更多企业集聚,然后推动众多企业裂变成长,再到企业间激烈竞争倒逼集群升级的生命周期。随着原有产业的发展壮大,产业链上下游不但延伸拓展,关联产业耦合发展,并衍生出新的产业“接续”或“替代”原有产业,最终实现集群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例如,东莞智能终端集群依靠引进诺基亚,建立了完善的手机硬件供应体系,在诺基亚没落之后迅速依靠步步高旗下的Oppo和Vivo两大子品牌和引进华为研发制造基地,抢占了智能手机的“赛道”,并不断向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与增强现实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多领域延伸,最终形成了以整机生产制造为主,涵盖从方案设计、元器件和模组、电池、整机制造到应用服务等全部环节的融合型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的发展离不开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机电一体化的高度发达带来临床诊断的新型数字成像技术、植入电子治疗装置、数字化手术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在集群内的产生与快速发展,推动了迈瑞、开立、理邦等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最终形成了以医学影像诊断类、医用电子仪器类等为特色的融合型集群。

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和激励作用为集群形成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国家级集群均形成了区域知识网络和创新生态系统,企业间相互学习、模仿和借鉴,加速了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进而激励企业花更大力度、更多精力去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更有助于企业与科研院所间通过高效合作降低创新风险与成本,加速技术创新能力的螺旋式累积。

例如,杭州数字安防集群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三名”工程,依托40余家国家级创新载体,180多家省级技术创新载体,搭建海康威视视频感知、阿里云城市大脑两个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推动了相关企业围绕机器视觉等开展“链式创新”。温州乐清电气集群依靠正泰、德力西等龙头企业的相互促进,并通过优化整合供应链、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带动金卡智能、宏丰电工等800多家专特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政府引导和专项政策为集群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国家级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政府的主动作为贯穿了全过程。积极有效的区域产业政策助推集群发展驶入“快车道”,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区域资源配置体系、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帮助集群内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例如,江苏省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关于培育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又在2018年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遴选出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物联网等13个基础较好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并分类制定培育政策措施,这为推动集群竞相发展和水平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安徽省于2012年、2018年分别与工信部签订部省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发展,并聚焦“精准滴灌”和“生态打造”,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累计安排扶持资金近20亿元,相继组建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举全市之力打造出了“中国声谷”品牌,推动合肥智能语音集群快速成长。

依附于制度文化的产业根植性为集群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级集群在区域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对特定区域环境(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关系网络等)的根植性,强化了集群成员对区域品牌和地理标识的高度认同。区域性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科研机构等第三方组织积极优化合作生态,逐步成为集体行动的组织者、群规群范的倡导者。在一群敢闯敢干的企业家带领下,形成了开拓进取、鼓励创新、追求卓越、开放包容的集群文化。如以民营化与原生态、重商文化等为特质的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及智能家电集群、温州乐清电气集群发轫于改革开放中的乡镇经济,厚植了集聚经济和创新经济发展的土壤,依靠民间自发形成的行业协会、商会和政府引导下的集群发展促进中心,有效在集群间构建起“竞争者合作”和“抱团发展”的理念,形成了集群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推动企业共同应对各类风险、共享市场机会。

发展启示

综合上述分析得出,国家级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在重要事件触发下,不断强化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竞争、知识学习和技术扩散,并辅以政策引导和制度文化滋养,最终实现自我革新与衍生发展的过程。这启示我们:

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培育集群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和地方承载力。需要采取系统化的思维,综合考虑文化、区位、政策、产业等因素,从顶层设计、政策体系、发展思路与具体路径等角度提出科学化的集群培育举措。不能将集群培育等同于发展主导产业,也不能唯规模导向,盲目追求全产业链。

集群是地理临近、产业联系和行为主体互动合作三者的有机统一,缺少其中任何一种要素都不能认定为真正的集群。培育发展集群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与产业链和产业园区的融合,将产业园区作为集群发展的优质内核,将产业链作为集群发展的联系纽带,通过培育优势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链、做强平台经济、促进链式融合、组建集群中介组织等,促进集群“结网与互动”。

集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国家级集群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发展集群要处理好培育与发展的关系,要时刻警惕集群可能由于外部的威胁或者内部的僵化而失去竞争力的潜在风险。将集群政策作为区别于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的一项新型政策工具,用于解决集群市场失灵、产业治理能力欠缺和产业科技金融人才循环生态不健全等问题,引导集群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应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发挥中国制造业规模体量大、链条配套齐全和发展空间广阔的优势,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国家层面。加快制定出台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政策文件,统筹优化全国集群布局;充分发展竞争机制作用,持续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择优选取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集群开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多层次的集群培育发展体系,开展集群发展质量效益评价,不断提升集群竞争力。

地方层面。因地制宜,聚焦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科学编制集群培育方案,形成集群培育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发展路径;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创新包含产业、创新、财政、金融、区域等在内的集群政策工具箱,强化政策的协同性。

集群层面。遵循“点-线-面-网”立体化发展路径,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载体,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套资金链和人才链,合力打造集群网络协作生态;推动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做精做强,着力当好集群代言人、编制集群协作网、建设集群观测台、担当集群自律员。

来源:澎湃新闻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为引用该信息,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站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文。

产品精确查找:

选择产品类型
请选择产品小类
搜索产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关于科德
集团介绍
科德文化
技术研究
生产现场
厂区一览
荣誉资质
我们的优势
产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机挖斗
振动锤
液压剪
破碎锤
抓木器
抓钳器
快换装置
松土器
产品应用
施工案例
产品视频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料
维修中心
中心简介
维修流程
客户中心
售后服务
在线留言
科德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训发展
Q&A
在线简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合作品牌: 沃尔沃集团 |  大宇(中国) |  韩国斗山 |  神钢工程机械 |  日立(中国) |  小松(中国) |  卡特(中国) | 
衡阳市科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050号-1 技术支持:睿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