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集团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生和循环利用是必然趋势

来源: 发布日期:2021/7/9 10:27:35

 导读

我国建筑垃圾填埋场正逐渐变成历史,每年18亿吨的建筑垃圾将进入资源化利用阶段,在利好政策催化下,建筑垃圾处理企业也将从依赖政府补贴的“不挣钱”模式进入环保新蓝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形势日渐严峻,其中仅建筑垃圾我国每年就产生约18亿吨。

随着城市建设与改造的提速,建筑垃圾污染和垃圾围城问题日益严峻。到2020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26亿吨。从资源化利用来看,我国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美国家的90%和日韩的95%。处理方式仍处于粗放的填埋和堆放阶段。

建筑垃圾数量呈指数化快速增长趋势

建筑垃圾属于垃圾的一种,是指在建筑物、构筑物拆除、 新建、重建、维修、装修及自然灾害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砖瓦、杂土及施工过程中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碎砖渣、金属、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其他废弃物等各类固体废弃物。由于土地开挖产生的垃圾、道路开挖产生的垃圾和建材生产垃圾一般可全部(再生)利用,建筑垃圾一般指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和建筑施工垃圾。

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组成与建筑物的种类有关:废弃的旧民居建筑中,砖块、瓦砾、混凝土块、渣土约占80%,其余为木料、碎玻璃、石灰、金属、包装物、防水材料、各类电信线和电源线、塑料制品等;废弃的旧工业、楼宇建筑中,混凝土块约占50%~60%,其余为金属、砖块、砌块、塑料制品等。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垃圾组成比例略有不同,而垃圾数量因施工管理情况不同在各工地差异很大。

从2006年至2014年间,我国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呈指数型增长,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垃圾数量也很可能呈指数化快速增长趋势。从存量来看,过去50 年,中国至少生产了300 亿立方米的黏土砖,这在未来50 年大都会转化成建筑垃圾;中国现有500亿平方米建筑,未来100 年也大都将转化为建筑垃圾;从增量来看,2006年全国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为41.02亿平方米,而到2015年全国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为123.97亿平方米,年均增长率为13%。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刻不容缓

根据已有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8个省市共有建筑垃圾处理厂867座,截至2016年上半年,共有建筑垃圾处理厂867处,其中规范化建筑垃圾处理设施238座,占建筑垃圾处理厂总数的28%;不规范的处理设施数量巨大,且存在有滑坡风险的设施32座和有其他风险的设施20座。

从2015年开始,统计范围内共有153座建筑垃圾处理设施投运,总规模约55亿吨。新投运设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从统计数据来看,统计范围内有64%的规范化处理设施为2015年后新投运设施,建筑垃圾处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建筑垃圾年处置能力在100万t以上的生产线仅有70条左右,小规模处置企业几百家,总资源化利用量不足1亿t;相关企业以民营为主,已建成规模化的生产线实际产能发挥不到50%,且大多处于非盈利状态。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美国家的90%和日韩的95%。

从数量上便可看出,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仍旧处在粗放的填埋及堆放阶段。而每产生1万吨的建筑垃圾,则至少需要一亩地来进行堆放。有研究表明: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916.1万公顷。其中,城市面积占46.5%,合6389.8万亩。按一万吨的建筑垃圾占地2亩计(堆高5米),目前我国每年所产生的15亿左右建筑垃圾,一年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就超过30万亩了。

原生垃圾零填埋是必然趋势

填埋与堆放这两种处理处置方式,在侵占大量土地的同时,不仅会产生诸如地下水环境污染、填埋气泄露污染大气环境等许多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样存在有由于过度堆放所引发的安全隐患。建筑垃圾填埋场实为建筑垃圾调蓄场,其主要功能为临时贮存可回用建筑废料,以备新建路桥时回用。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推进,建筑垃圾的填埋调蓄需求已日渐降低。建筑垃圾的填埋并非最终处置手段。从全国来看,原生垃圾零填埋是必然趋势。

随着垃圾分类深入进行,特殊垃圾处理将进入针对性处理时代。对于建筑垃圾而言,就地拆解还填、提高回收利用率将是主要的处理途径。不过由于运输距离较远、处理成本较高,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强制收运体系,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保障,民营企业往往难以靠市场机制实现盈利。然而随着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期,这一现状将得到改变。

山西省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为核心,规划建设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化园区,推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规模化、高效化、产业化发展。各市要制定支持政策,鼓励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发展。

在北京,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拆除违法建设、棚户区的改造,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中显示,“十三五”期间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率要达到85%,资源化处置能力提升至800万吨。目前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设施能力大概有200~300万吨。“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还要在大兴、丰台、房山、海淀、朝阳各规划一处处理基地。北京市朝阳区首个建筑垃圾固定处置终端PPP项目高安屯项目将于2018年建成,每年可处置达100万吨的建筑垃圾。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其发展其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据统计,2016 年河南省全省建筑垃圾总产生量为10522万吨,建筑垃圾直接使用或再生处置利用的达4818万吨,资源化利用率为45.79%,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40%资源化利用目标。这些建筑垃圾可以节约土地、天然原材料1800多万吨,生产标砖100多亿块,节煤13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多万吨,新增产值40多亿,拉动社会就业5000余人。目前,河南省许昌、郑州、安阳、新乡、平顶山、焦作、永城等7个城市已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年处理能力2100万吨左右。

上海近年每年进入收运处置环节的装修垃圾约有300万吨,为避免资源浪费及对末端处理设施造成过大压力,在精细分拣基础上的资源化利用,将是上海装修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上海首套针对装修垃圾进行分拣分类及后续资源化利用的流水线在徐汇区景联路已试运行,目前其装修垃圾的日均处理能力可达1500余吨。类似徐汇区这样的建筑垃圾中转分拣和资源化利用项目,目前已有18个。浦东新区曹路镇目前已设立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和利用试验基地,基地完全建成后,预计处置能力:(1)装修垃圾处置能力:600-800吨/天,处置后返回率(含焚烧)小于20%;(2)垃圾炉渣处置能力:150吨/天;(3)建筑垃圾处置能力:300吨/天;(4)路基材料加工能力:35万吨/年。

江苏省2017年2月发布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30号),提出主要目标:到2020年,实现县级以上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全覆盖,设区市全面完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到2017年年底,市、县编制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规划,以及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率先在常州、苏州、扬州、南通等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陆续建成投运,项目的处理规模约100万吨/年,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浆、市政用道板砖和砌块等。其中,苏州市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利用项目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示范项目。

浙江省杭州市于2017年7月在转塘、双铺和三墩同步开建了三座大型建筑垃圾处理厂,投产后可达到年均300万吨以上的建筑垃圾处理能力。这三座建筑垃圾处理厂的新建不仅填补了杭州尚没有大型建筑垃圾处理厂的空白,也将大大缓解杭州市垃圾围城的压力。据杭州市渣土办统计,2016年杭州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000万吨。据统计,未来3-5年内,这个数字还将上升至1500万吨。装修垃圾作为建筑垃圾中最难为处理的低值回收部分,也纳入在这三家建筑垃圾处理厂的处理范围之中。这些工厂引进了装修垃圾的处理设备和技术。通过智能分拣、传输、加工、再造后,装修垃圾同样可生产再生产品进行回用。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2015年4月印发了《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利用试点方案的通知》,确定淮南、蚌埠、宿州三城市为试点城市。淮南作为安徽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最早试点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截至目前,已清理清运简单填埋、无序堆放的建筑垃圾300余万吨,并对其中的180万吨建筑垃圾进行了再生利用,建筑垃圾由乱堆乱放向规范管理转变,改善了市容市貌。目前,建筑垃圾从前期产生、收集运输到资源化利用,基本形成了一套切合淮南城市实际的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之路,建筑垃圾运输堆放等逐步规范,车辆抛洒、扬尘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有效改善了市容环境。

 

在各地利好政策效应的催化下,经济链条将被打通,相关环保产业和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例如,进入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化园区的企业可能享受租金减免、税收减免,未来不断涌入的资本和企业也将通过规模效应促进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新的处理工艺则将使得被处理的建筑材料更加有市场。

 

 

该内容由行业企业、终端个体、第三方机构提供,本网仅起到传播该信息的目的,如有任何疑问请与转载来源机构联系解决,感谢支持。如发现侵权,本网编辑部将协助进行处理或撤稿。

产品精确查找:

选择产品类型
请选择产品小类
搜索产品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关于科德
集团介绍
科德文化
技术研究
生产现场
厂区一览
荣誉资质
我们的优势
产品中心
大小臂
挖掘机挖斗
振动锤
液压剪
破碎锤
抓木器
抓钳器
快换装置
松土器
产品应用
施工案例
产品视频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资料
维修中心
中心简介
维修流程
客户中心
售后服务
在线留言
科德荣誉资质
人才招聘
加入科德
培训发展
Q&A
在线简历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营销网络
 合作品牌: 沃尔沃集团 |  大宇(中国) |  韩国斗山 |  神钢工程机械 |  日立(中国) |  小松(中国) |  卡特(中国) | 
衡阳市科德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2014 kede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0019050号-1 技术支持:睿博网络